
檢視較大的地圖
先簡介峨嵋湖的歷史,峨眉鄉原稱月眉,因峨眉溪曲流凸岸之半月形沖積河階而得名。大正九年(1920)總督府於地方官制改正, 將月眉改為峨眉,直至今日。而峨嵋湖又叫做大埔水庫,是第一座由國人自行興建建設的水庫,周邊又因為水庫限制開發,所以保留了許多自然生態環境。

這次的路線是由清大後門的高翠路接上高峰路,進入寶山鄉市區之後,接著往三峰路也就是竹49線,最後到達台三線附近的峨眉湖。
這張在回程拍的,竹43線的起點,寶山鄉市區

三峰路旁的三峰亭

寶山鄉的橄欖門市部,看起來好像還不錯,不過我沒有進去就是了。

首先要去的峨眉湖吊橋位於峨眉鄉的富興村,這是進入富興老街的告示牌。

路上還有富興國小

很快就到達停車場,但沒想到沒有機車的停車格,只好隨便找個不會影響到汽車出入的地方停車。
停車之後馬上看見了吊橋跟咖啡館的告示牌

前方不遠處就是峨嵋湖咖啡館,看起來裝潢的不錯,不過我是一個人前來,所以就沒有進去。

繼續往前方邁進

在吊橋前有個佛教禪修的會館,這棟會館蓋在湖畔。我走到大門前拍照時,裡面有個阿罵看我有拿相機,結果跑來問我相機要買哪一種的 囧。他說他常常看到很多人來這裡拍照,他自己也覺得每天清晨看到的景都很棒,所以想要買一台相機來拍照留念。接著還帶我到四樓的陽台,真是有點太熱情了 囧



聊完天之後,接著進入吊橋,上面的人很多,都是要去看彌勒佛的。後來發現要看彌勒佛也可以從另一邊騎車過去。


走到對岸之後,看到比較小隻的彌勒佛,因為現在的方向是背對大隻的彌勒佛,所以等等騎車經過在放上照片。
上圖是小尊的,下圖大尊的目前是背對著我。
回頭騎車之後,在路上看到彌勒大佛,跟寺差不多高 囧

再往前騎,看到了峨眉湖的牌樓

通過牌樓之後,可以到達剛剛走過吊橋的地點。此時天色已晚,我必須要加快腳步,不然晚上一個人騎山路萬一車掛掉很可怕的。
湖邊一景

湖中的捕魚人家

水庫的水閘門

遠處眺望彌勒大佛

最後在趕回新竹市的路上,西邊的夕陽出了不是很大的大景,雖然天快黑了,但還是忍不住沿路停車拍照
下面幾張都是峨眉往寶山的竹43線


最後附上相簿連結 http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37534750@N06/sets/72157625380854344/
感謝收看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